良辰美景戏满园,赏心乐事在招商
粤剧时间到!
抓住五月的尾巴
感受粤剧的芬芳
我们来聊聊
粤剧的头饰、服饰文化
学学《荔枝颂》完整版表演
看看粤剧文化名人
《荔枝颂》MV
亮点1
粤剧头饰、服饰
粤剧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
粤剧服饰
粤剧服装的色彩、图案均有象征意义,带有中国传统服装制度化的特点,显示出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点。传统粤剧服装主要可分为:蟒、靠、褶子、帔、开氅、官衣。
★蟒:取材自朝廷的官礼服,是剧中王侯将相、后妃大臣专用的正式场合的礼服。帝王穿五爪明黃蟒,官蟒为四爪,依官階分红、黃(淡黃)、绿、白、黑五色。
★靠:又称“甲”,是男女武将用于作战场合的战袍,分为“大靠”“小靠”,或称“硬靠”“软靠”。小靠不用背靠旗;大靠则需背上三角形靠旗四面,为戏剧化的服装,中国历代军服皆无此式样。
★褶子:又称“海清”,是生角常服,用途甚广文、武、贵、贱、老、少均可穿。是剧中公子、小姐、少爷等角色所穿的便服。
★帔[pèi] :又称“帔风”,是剧中王侯将相、后妃大臣、公子小姐家居穿著的日常便服。
帔风是文角常用戏服,虽是大袖长袍,但非圆领和斜领,而是对襟长直领,更有左右开裾的特点。凡穿帔的都是达官贵人,普通老百姓不能穿用。
★开氅chǎng:又称“海长”,一般是有武功或者有权势的男星们日常所穿的便服。
皇亲大宦之常服,是大领斜襟 ,阔袖长袍,和褶子(海青)相似。无官者不能穿用,但身份比穿蟒的低级,通常武角穿开氅,文角穿官衣。
★官衣:又称“圆领”或“补子”,是剧中文武百官办理公事时穿著的官服。
官衣亦称圆领,是文武官服, 腰掛玉带,胁下有胁摆,胸前及背后各钉上一块方形丝绣補子。
★除了上列六大戏服外,其他戏场所有穿用衣服皆属衣类。
姚刚、姚想?李逵、李凯??
亮点2
荔枝颂(四)
要点讲解:
1、熟记《荔枝颂》的唱词韵律
2、掌握基本的身法步
3、了解水袖的基本技法
4、结合韵律、唱词、动作完整表演
姚刚、姚想?李逵、李凯??
亮点3
粤剧名人
★薛觉先
★红线女
★马师曾
★罗家宝
★白雪仙
姚刚、姚想?李逵、李凯??
亮点4
传承保护
粤剧作为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粤剧文化具有重要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 。
粤剧善于向其他剧种和时尚艺术学习,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成为时尚潮流的剧种之一。无论其开放灵活的表演,还是丰富优美的唱腔、舞美,都显现出敢立戏剧潮头的先锋姿态。正因为如此,粤剧的戏剧风格既有传统戏剧的风采,又轻快流畅、灵活善变 。
本期的粤剧大讲堂
就要跟大家告一段落了
各位靓仔、靓妹
阿公、阿婆
再会了~
我们的口号是
传承戏曲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鸣谢
主办
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
承办
深圳市鼎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
四海公园管理处
蛇口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萌子
美编:小邱
免责声明: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的所有新闻报道及文章,均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免责。 查看完整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