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att.sznews.com/futian/files/Uploads/thumb/1606407692.jpg 2020-11-27 00:21:33
小人物折射大时代 《亲个蛋蛋的红黄蓝》亮相第14届广东省艺术节

小人物折射大时代 《亲个蛋蛋的红黄蓝》亮相第14届广东省艺术节

11 月 25 日晚上,广东歌舞剧院小剧场内济济一堂,由深圳市福田区出品的话剧《亲个蛋蛋的红黄蓝》在第 14 届广东省艺术节精彩亮相,来自北京、延安、广州、深圳等地的领导嘉宾和观众共 200 多人观看了展演。随着剧情不断递进迈向高潮,观众掌声阵阵,经久不息。

微信图片_20201127001731.jpg

话剧《亲个蛋蛋的红黄蓝》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于 2018 年共同策划推出。近三年,该剧在延安、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多次演出。今年第 14 届艺术节期间,该剧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复排,得到深圳市文化馆、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延安精神研究会、广东省文化馆岭南风彩艺术团的大力支持。此剧由一级作家、剧作家秦锦屏编剧,金道鑫鑫导演。福田区委宣传部部长高大伟担任总策划,福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简定雄担任总监制。

来自北京的戏剧专家及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广州市、深圳市、福田区、陕西省延安市文广新局等文化界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

《亲个蛋蛋的红黄蓝》用两个特区(延安、深圳),两个精神的山(宝塔山、莲花山),一个从始至终的追求 " 幸福生活 " 奔小康的 " 梦 " 为经,以小人物来深圳打拼创事业的故事为纬,把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主题,追求幸福生活、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融入到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中。

该剧深刻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 " 英雄不问出处、改革宽容失败 " 等城市精神,巧妙地通过人物的 " 人设 ",讲出了从 " 打江山 " 之初,到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及奔向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中国文明进程中,尤其是物质文明发达以后,中国人在温饱知足之余,精神面貌的变化与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深层次展现了当年 " 打天下的人 " 的初心,延展至今,就是人人通过艰苦奋斗,过上幸福小康生活并能以己之力回馈社会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人,终将为此,一路跋涉、一路拼搏。

微信图片_20201127001735.jpg

剧作成功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人物,通过小人物折射大时代,这些人物共性中有个性,性格特点突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有着向善,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个演员全情投入,塑造了活灵活现的剧中人,让观众感知到一个快速发展、包涵温度和善意的国际化大都市。

这个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出品,由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创演的话剧,本次得到了深圳市文化馆、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延安精神研究会、广东省文化馆岭南风彩艺术团的大力支持。一级作家、剧作家秦锦屏担任本剧的编剧,金道鑫鑫导演。

【主创者言】

编剧秦锦屏:

话剧《亲个蛋蛋的红黄蓝》以 " 老区看特区,特区看老区 " 的文化视角,提炼出红、黄、蓝三个独特的文化板块,红色象征着革命圣地延安,黄色象征中华传统文化,蓝色象征深圳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延安和深圳在地理上是分开的,但内在的城市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来源于打天下人的 " 初心 ",深圳精神是延安精神在中国的当代体现,而延安精神又是深圳精神的底色和源泉。

这部剧诞生以来,从陕北延安的首场演出,到北京的试演,再到深圳、广州的演出,经历了四个地方,接受了好几拨观众的检阅,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领导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正是大家的喜爱、关心,支持,促成了这样一个剧。

演员们在演出叠加的过程中,对这个剧作更了解,更够贴近人物,与角色共鸣,观众方面,有的观众跟着这个剧 " 追 " 看。作为编剧,创作打磨的过程,就是向红色的革命文化致敬,向黄色传统文化学习,梳理蓝色海洋文化的一个过程。

艺无止境,我们还会不断地打磨、探索。

微信图片_20201127001737.jpg

导演、" 高新红 " 饰演者金道鑫鑫:

这部剧讲述了平凡人的平凡故事,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成就,离不开基层的付出与奉献。他们踏踏实实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这个过程中默默焕发自己的光辉。剧中的高新红是一个信守承诺、勇于追求梦想的人,他不曾想做粥城老板,因为大家的信任挑起了经营粥城的担子。从粥档到粥铺到粥城,遇到许多坎坷,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了,高新红却依然坚持努力经营好粥城,等老板回来将粥城完整地交回给她。

" 黄粮 " 饰演者陈宇:

个性异想天开,敢于创新,有自己的坚持和目标,他从陕北来到深圳,从打工仔慢慢成长为一个小老板,是一个身处社会基层、十分接地气的小人物。现实生活中,陈宇是个 90 后,他认为年青一代既要学习延安老区的革命精神,也要拥有深圳开阔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来自湖北武汉的陈宇,为演好剧中角色,特地奔赴延安感受当地文化,从延安到深圳,他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巨变,对剧中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01127001739.jpg

" 阿蓝 " 饰演者王婧晶:

阿蓝在剧中是一位粥城老板,一心只想挣钱,眼界并不开阔,直到遇见高新红、黄粱两个年轻人,才发觉自己学习的空间还很大。王婧晶在剧中从懵懂渐渐变得成熟,她本人的心理也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在成长,演员也在演戏过程中收获成长。" 接到这个角色时,王婧晶没去过延安,没到过黄土高坡,对角色的表达有点困难,因此查阅了很多资料,帮助自己熟悉并演绎好剧中角色。

【专家点评】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

秦锦屏创作的话剧《亲个蛋蛋的红黄蓝》是一部杰作,她成功塑造了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多个人物,这些人物在改变开放的大背景下走南闯北,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活,南北交融的文化碰撞,东西互补的创造精神,为丰富艺术人物、丰富新时代文学做了很好的现实注解。文化传统底色现当代文化意识,传承与担当精神在剧中魅力互生,使这个剧具有诗性人文价值,可谓小人物、大时代,好故事,折射出时代的灿烂光芒、追梦的丰沛力量。

微信图片_20201127001741.jpg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

话剧《亲个蛋蛋的红黄蓝》是国家一级作家秦锦屏的新作。作品以浓烈的激情与诗意表达,以几位陕北青年到深圳打工创业,历尽曲折开办粥城的经历,展现他们执着追梦的心路历程,折射出深圳特区的发展变化。作品将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巧妙融合,以特有的舞台表达方式呈现,光彩照人,前景可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

秦锦屏的《亲个蛋蛋的红黄蓝》,以几位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陕北青年闯深圳的经历,勾勒了大时代给小人物提供的发展机遇,描绘了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命运转承。由此,剧作由小人物的成长故事,书写了发生于深圳这个改革试验场的中国故事。令人欣喜的是,剧作由人物的迁徙和身份转换等,勾连起乡村与城市,串结起老区与特区,使作品别具社会历史的纵深度与人文精神的丰厚度。

中国剧协副秘书长、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周光:

《亲个蛋蛋的红黄蓝》以西化的散点透视结构和诗歌的语言形成了这部话剧浪漫的特色。作为一部以深圳为背景,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尤其是物质文明发达以后中国人在精神面貌方面的变化与追求的原创话剧,作者的追求是明确的和贯穿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决定精神状态。从这台话剧中能够捕捉到红黄蓝彩等主要人物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而同步产生的精神上的 " 变变变 "。而这个 " 变变变 ",恰恰是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重要标志。

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薛金岭:

这是一部时尚的、接地气的艺术作品。通过几个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在特区打拼,实现梦想,体现自身价值,勾连起老区的 " 红色往事 ",勾连起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以及不能忘记的历史,让人们深度思考初心与未来、幸福与小康,从而不断充实人生,继承好时代赋予每一个人的历史担当与责任。

国务院津贴专家、著名剧作家唐栋:

《亲个蛋蛋的红黄蓝》是一部成功的剧作。剧作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合理而又巧妙地运用两个地域反差很大的物理空间,展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空间的激烈碰撞,生动演绎了特定时代的发展趋势,刻画了众多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剧情架构颇有新意,语言机智而又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具有诗的品质与韵味。

微信图片_20201127001743.jpg

广东省文联戏剧影视工作部副主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胡琦:

写一个好的东西,得俯视社会,俯视这个时代的洪流。《亲个蛋蛋的红黄蓝》写的是从粥档到粥铺再到粥城的发展过程,如老舍先生写《茶馆》,也是以茶馆为视角,开一个窗在看几十年的历史变化。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散点透视,表达众生相,反映的是一个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 顾焕金:

这是一部以小见大、以卑微人物的命运变化折射国家命运变迁的好剧目。整部剧贯穿了为求 " 建国梦 " 的延安精神和践行 " 强国梦 " 的深圳精神。深圳精神是延安精神在中国的当代体现,而延安精神又是深圳精神的底色和源泉,两者一脉相承,横跨几代人的承续和坚持,共同支撑着中国精神。该剧恰到好处地把这一时代命题放到几个小人物身上铺陈、展开,举重若轻,视角独特,选材精巧,人物典型,充满浓郁的地域气息和强大的时代气韵,具有政治站位准、艺术张力大、市场潜质好的舞台优秀剧目品性。

【观剧感想】

观众 练立平:

《亲个蛋蛋的红黄蓝》让每一个闯深圳的人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我更看到了自己的热血青春和当年在深圳扎根所经历的艰辛。所以看得满心激动,热泪盈眶。粥档,粥铺,粥城的发展轨迹,也让我们隐隐看到了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发展的历程。通过本剧,看到了红黄蓝三种文化与文明的传承、碰撞和融合,很受启发!

观众 陈丽琦:

我是第二次追看话剧 " 亲个蛋 ",感觉这次比首次的演出更出彩了,第二次演出,演员发挥得很好,个性鲜明塑造的更鲜明,小细节处理的更贴近人物,黄粮和高新红的闯深圳,粥铺阿蓝从小跟母亲学煲粥,两组人物,在粥店相见,从粥档到粥铺,最后到粥城,这一路的发展,浓缩了许许多多人闯深圳的缩影。让观众感受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年,老一代特区人的成功与失败俱往矣,新一代年轻人必须满怀希望,以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决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发展中发挥力量。未来,特区还会有许许多多黄粮、高新红、阿蓝,他们正在努力进取的路上,像当初的特区开荒拓路老一辈人一样,奋勇前行,勇敢追梦!

观众 远红:

我是众多从深圳追到花城观戏的 " 蛋粉 " 之一,穿过一个城,为追一部剧,在这个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的时代,不是因为真心的热爱,相信很难做到。 再一次观剧,坐在针落有声的广东艺术剧院小剧场观众席,心中仍是激动不已,心陪着主人翁笑与泪跌宕起伏,直到散场后,情绪仍久久不能平静。此剧成功入选广东省最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表演盛会,是因为这部戏淬炼了延安精神、深圳精神,以小人物从延安到深圳闯荡的点滴,呈现了爱拼总会赢,汗水终是金的永恒定律与哲理映射。

披着星光,收获满怀,回到深圳已是凌晨。为 " 亲个蛋蛋红黄蓝 " 点赞,向编剧秦锦屏老师、全剧组的演职人员致敬!感谢好戏!感谢辛劳推出!

记者 汪仕林 温银妮 / 文 记者 李博 汪仕林 / 图

wmcj.png

责任编辑:  胡玮莹

免责声明:福田融媒客户端的所有新闻报道及文章,均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免责。 查看完整声明

免责声明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