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att.sznews.com/jzApp/files/Attachment/2021/10/21/s_20211021002724_7727718.jpg2021-10-21 00:26:45
代表声音(三) | 代表热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两院”工作报告

代表声音(三) | 代表热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两院”工作报告

10月19日

南山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继续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两院”工作报告

听民意、说民生、促发展

他们都提了哪些建议呢?

一起来看看~

南头代表团

王凯武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为老旧小区增加停车位、加装电梯,解决群众关心的住宅物业管理问题。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建立社区物业管理指导委员会,指导物业公司、业委会依法依规运作。推动解决南头片区老旧住宅小区无物业管理的难题,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将脊髓性肌萎缩症等重大疾病纳入新生儿免费筛查范围,相关用药纳入医保范围,加强与华大基因等专业检测机构合作,确保优生优育,减轻病患家庭负担,助力三孩政策落实。

王晓晖建议

●进一步加大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加快推进优质基础教育建设,加大薄弱片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努力实现硬软件配置均衡。

●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共享,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覆盖政府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调。

邹舒寄建议

●除了学校教育外,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视亲密关系教育,让下一代更有幸福感。

●引入更多教育资源,在公办教育扩容提质背景下,做好小班教育、小语种教育等教育创新工作,实现国际教育高地目标。

●推动产学研项目落地,坚持校企合作,举办多样化学习交流活动,实现产教融合。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助力城区建设、社会建设。

●关注基层干部、一线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洪才德建议

●加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对口支持,促进精准扶贫。

●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模式,加大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人才下乡扶贫,为国家作贡献。

●加强产业资源对接,改变以往的“捐赠”帮扶模式,实现帮扶模式多元化,以产业帮扶来实现乡村长效可持续脱贫。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强“造血”功能为目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魏美娥建议

●量化绿色高质量发展标准,扎实做好专业调研,听取专业意见,因地制宜,找准深圳绿色发展定位,建设美丽南山。

●加强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针对不同行业,为中小企业制定个性化扶持制度。

南山代表团

徐哲建议

未来南山高质量发展要抓住三个关键:

●人才。要同等关注高端人才和产业人才,人才认定要充分授权给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成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主体。

●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好高校和企业之间平台建设,建好科研中试基地,大力推动应用场景项目清单落地。

●抓住大势。抓住前海和香港总体规划国家战略,南山未来才会有大发展。

李倬舸建议

●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数字化手段深度跨界融合,从生活垃圾固废领域一体化先行试点,实现碳排放领域的管理规则化、规则标准化、标准信息化、信息数据化、数据智能化,将“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转化为南山实践,培育出一批环保产业“巨无霸”、独角兽企业。

●破解房价难题,留住各个层次的人才,提升人才幸福感。

●关注养老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陈小龙建议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联络人机制,从企业需求出发,更精准服务企业。

●弱化“总部企业”“本土企业”概念,同等对待内外资,提高南山招商引资能力。

●通过引入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尝试率先打破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壁垒,打造互联网普惠创新试验田。

●建立政府协调机制,解决因法律制度滞后而带来的企业发展问题。

刘学建议

●目前南山区下达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数缺口较大,制约了高级人才的引进及现有队伍的稳定,建议根据《深圳市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和内设机构设置标准》,重新核定公立医院人员总数及职数,从根本上解决医院高端人才引进及队伍稳定问题。

●建议完善临床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配套政策,加大政府资源投入力度,推行非在编医护人员同工同酬,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病有所医”提供基础保障。

魏庆国建议

●政府搭台,给予校企更多的课题研究机会,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城市。

●将建筑行业往新型产业培育,促进建筑业全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形成特有管理品牌,向外输出管理经验。

●针对高端人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提升高端人才幸福感。

西丽代表团

龙志军建议

●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吸引清华等外地知名高校的优质校企合作项目落户南山,以项目为载体联合培育人才,让优质项目和人才资源不断汇聚南山。

●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制度,制定南山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同时探索建立人才常态化激励机制。

●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着力解决人才落户、教育、创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加强西丽片区配套服务,增加基础教育学位,提升医疗资源容量,完善道路交通规划。

李小元建议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解决高精尖设备和研发平台建设的“卡脖子”问题。

●西丽片区人才不断集聚,亟需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深职院有意愿办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希望区委区政府给予支持。

●将深职院高层次人才的住房保障纳入区属人才房保障体系,予以统筹考虑。

王玉梅建议

●积极弘扬七届人大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成立重大项目监督小组,支持代表会履职、履好职。

●三孩政策的放开,亟需更多托幼机构,托幼机构不宜以营利为目的,建议支持单位自建非营利性托幼机构。

●加强养老课题研究,探索适合国情的居家型养老模式,打造“政府+社区+社康+居民互助”相融合的养老体系。

沙河代表团

刘湘鄂建议

●优化北环大道至西丽高铁新城的公共交通路线,便利市民出行。

●放宽停车场建设行政审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解决停车难问题,实施高峰期弹性收费机制,引导居民优先乘用坐公共交通工具。

●地下停车场建设应规划联通通道,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张旭建议

●促进优秀教师合理流通,激活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落实“双减”政策,加大对课后服务资金投入,助力学校集中力量发展特色课程。

●加强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场所建设,引导优质社会机构参与,丰富“儿童友好典范城区”载体。

●提高学校中层干部待遇,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邹兵建议

●关注香港关于“港深双城三圈规划”,积极回应香港打造北部都会区的战略构想,加强与香港西北部的空间规划、功能布局的有机衔接,助力南山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围绕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这一重大利好,加强深港西部快速轨道规划衔接。

蔡树男建议

●进一步关注高中顶尖生源留住难、缺乏优质初中生源支持的问题。

●成立南山区东、西部教育集团,聚焦创新教育与人文教育,探索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全链条模式。

●优化“专业+经验”教师队伍结构,加大对引进专家级教师的政策支持。

●设立学校学术类副校长或专家顾问,建立评估机制,激发学校发展动力。

●提成立“空中学校”,统筹全区专家教师及优质课程,缓解双减政策下带来的教育焦虑。

●提升社会科普教育,推动科学创新发展。

●在教育部门设立司法处,研究校园法制相关问题,提升校园纠纷化解专业化水平。

来源:南山人大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往期推荐

1.一图get南山区人大换届选举知识点!(一)

2.一图get南山区人大换届选举知识点!(二)

3.南山区选举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

4.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街道指导换届选举工作

5.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大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免责声明: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的所有新闻报道及文章,均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免责。 查看完整声明

免责声明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