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戏曲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日复一日
时间在指缝中纷飞
又是粤剧学习时间啦
甘醇柔美《荔枝颂》
欣赏一下吧
亮点1
粤剧脸谱
为什么会有脸谱呢?
古时候唱戏的时候,没有电灯,唱戏的时候都是靠火把或者太阳光照明,人离舞台距离稍微远点就看不清演员的脸了。所以唱戏的人就把脸色涂上很鲜艳明显的颜色,叫观众们容易看清楚。不同人物的脸上画的图案颜色不一样。这样就产生了脸谱了。
粤剧妆容:粤剧的妆容通过以非现实的色彩、线条和图案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夸张和象征的将这些各种人物类型表现出来。
“生”“旦”面部的妆容运用白底彩、浓淡变化有致的胭脂,黑色的眼眶眼线、勾浓眉及描口红,称为“俊扮”、“素面”或“洁面”。戴上其他“头面”,包括耳环、顶花、簪花、绢花等。
净行妆容重施油彩,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净行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红色脸表现血性忠勇,例如关公;黑色脸表现刚耿正直,例如包公;白色脸表示奸恶阴险,例如曹操;蓝色脸表现粗莽凶猛,例如窦尔敦;黄色脸表现彪悍干练,例如典韦。
丑行则是鼻梁上抹一块小白粉,俗称“小花脸”。
20世纪20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电影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粤剧脸谱-赵匡胤
红色表示血性忠勇,正派人物。
左边眉毛上有一条小龙,右边眉毛上画着七星图案。
意思是说这个人是真命天子,火龙下凡。
赵匡胤是宋代的第一个皇帝。
★粤剧脸谱—张飞
黑色脸谱表示刚耿正直。
黑白脸谱。
脑门正中有“猪鼻云”图案。
粗大的黑眼窝向上延伸,左右面颊两红色小点,形象粗狂耿直。
★粤剧面谱-曹操
白色脸表现奸恶阴险。
用白色勾面。
是大花面脸谱
★粤剧脸谱-钟无艳
这是最有特色的脸谱啦!
钟无艳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丑女之一哟!
你们看,从鼻梁正中把脸一分为二,左边好看,右边的很丑,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是个大好人,但是却又长的丑八怪。
盖天雷、李炮《鸡林国》
姚刚、姚想?李逵、李凯?
姚刚、姚想?李逵、李凯??
亮点2
荔枝颂(二)
要点讲解
《荔枝颂》的撰曲中加入了“粵语讲古”这个元素,它的实质是评书。“粤语讲古”是用广府方言对小说或者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地方说唱艺术形式。粤语“讲古”一词意思是指说书、讲故事。歌词里面有些叙述性的句子,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等糅合说书的说唱艺术形式,有板有眼,抑扬顿挫,使得此曲更添趣味。它还借鉴了别具岭南特色的叫卖调(近似源于元代说唱的“货郎儿”,以唱招揽客人),歌词首尾的“卖荔枝”,就像旧时的广州大街小巷里常听到的“磨铰剪”“鸡公榄”的吆喝声等。唱这句时要注意把握吆喝的韵味,把声音竖起来一点再抛出去,切记不能失去广府人的性格代入感,吆喝时应该柔美细腻一点。比如最后一句“卖荔枝”,这里可以模仿花腔,把“枝”字翻起一个高亮的滑音再缓缓收尾,余音绕梁,同时保持着粤曲的韵味,使听众也能感受到自己身处在旧时的广州街头,最终表现出那位卖荔枝姑娘的人物性格以及对荔枝热爱之情的画面感。总之,我们把声音状态调整到位,气息呼吸统一做好,突出岭南柔和甜润的性格,再将歌曲的细节处理好,才会有完整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关于水袖
古有"长袖善舞"之说,水袖的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作为袖舞道具的"水袖",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它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古典舞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韵味。水袖的运用,不仅肢体动作得以延伸,更是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和延伸了内在感情。通过技法和身体的表现力,体现出"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中国传统戏曲的戏装袖口上大都缀有一段白绸,这就是水袖。
水袖是对古代服饰衣袖的夸张展现,是戏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演员经常通过对水袖的运用来刻画人物。
综述
指、腕、肘、肩四者的协调和统一,就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协调好"三节"、"六合"的关键所在。所谓"三节"以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体来说,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水袖的运动规律是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不仅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动作运动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个水袖表演动作时内部力量的必经渠道。"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为: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
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从训练的全过程来看,遵循的是从动律、动作、短句到组合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
(一)动律: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衬劲"。即依循"一切从反面做起"的韵律。其特点表现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欲上先下。"反衬劲"在古典舞身韵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之美。"这种相反相成的逆向劲势,可以产生人体动作的千变万化,给观众一种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反衬劲"的动律用于水袖的修长来延伸艺术形体的点与线之间的动、静关系。更重要的是,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关键就在于一个"反衬"的"劲"。
(二)动作:即我们常说的"字"。所谓"字"就是单一的动作或技巧。"字"可以发展、变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织组合做;但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规律是"万变不离其宗"收拢回来还是单一的技法,即作为母体的"字"。
基本动作: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10种。
功能:
1 扇子的功能:用水袖在脸前来去。
2 行礼:在躬身行礼的时候,一只手横着扯起另外一只水袖,表示很有礼貌并且很恭敬。
3 哀痛、害羞:用一只手扯起另一只水袖遮着脸。
4 拭泪:用水袖轻轻的虚拭。
5 拂尘:用水袖轻轻的在衣服上掸拂。
6 握手相拥:双方把水袖轻轻的扬起来,互相的搭在一起。
7 示意:演员在舞台上到了要演唱的时候,示意乐队时,运用水袖。
戏曲文化你了解了吗?
这期满满的干货
大家加油学习哦~
鸣谢
主办
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
承办
深圳市鼎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
四海公园管理处
蛇口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萌子
美编:小邱
免责声明: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的所有新闻报道及文章,均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免责。 查看完整声明